|
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投资热情高涨,紧固件商机无限 |
发布时间:2009-7-3 |
“ 像博世这样重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随着德尔福、伟世通、天合、李尔等一大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对中国扩大投资,到2010年,我国将在现有零部件规模基础上再增加165%,达到约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这样也吸引了许多紧固件企业投资中国,至今已有二百多家,其总资产已占全国紧固件25%左右。这必将推动和提升我国紧固件行业整体水平。”
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汽车生产能力增长到800万辆左右。从2002年至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投资增速均超过了40%。
2005年,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大多数在亿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投资的欧美供应商超过了日韩,来自欧洲的企业有31家,美国的企业是28家。而日本的供应商投资热度仍然不减,大大超过往年,达到27家。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已连续两年在中国汽车业投资超过10亿美元的日商。去年在汽车零部件业的协议总投资再次创造了第一,达到15亿美元以上。而欧洲和美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协议出资总额分别为10亿美元、9亿美元左右。
尽管欧美厂商的投资额看起来不如日商的“扎眼”,但可以肯定的是2006年仍是欧美供应商激情燃烧的一年。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计划从2005年到2007年在中国投资6.5亿欧元,而2005年博世在中国的投资只有10亿人民币左右,今明两年将是博世重点的投资年。
像博世这样重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随着德尔福、伟世通、天合、李尔等一大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对中国扩大投资,到2010年,我国将在现有零部件规模基础上再增加165%,达到约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这样也吸引了许多紧固件企业投资中国,至今已有二百多家,其总资产已占全国紧固件25%左右。这必将推动和提升我国紧固件行业整体水平。 随着,博格华纳、吉洋精工、格特拉格、采埃孚、爱信等一批发动机、变速器整机跨国公司供应商的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二级、三级紧固件供应商也增加了商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为之配套的整车、整机企业的需要,另一主面是为了分享中国汽车产业高增长的成果。这一状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紧固件的竞争,对手不可能把你一下子推倒,而是不断地吞噬你的发展机会,实际上竞争就是机会的竞争。一个企业如果失去发展机会,其它要素就会贬值。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汽车工业和零部件及紧固件行业自主创新将享受一系列扶持政策,无疑这则信息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接下来要看企业自身。
民营紧固件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以及生产潜力等方面都有与跨国公司无法匹敌的优势。紧固件民企自身必须做到:第一,扩大自己的市场。紧固件自主创新依赖于主机、整机的自主,在优惠的政势下紧固件要靠市场来引导。第二,紧固件企业的资金投入能力。这与企业的总产值和利润率有关。主机、整机厂在研发资金上也要给予紧固件企业一些。创新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人才。要解决好人才的吸纳、激励和留念的问题,人才需要优秀人才来培养,管理者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优秀人才。环环相扣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一个最简单,最快捷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扩大我们的市场。既然难以在时间上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抗衡,我们就更需要在技术上进行积累。成功并不代表你拥有什么,而失败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海外紧固件公司甚至一些二、三流的企业都准备在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上咬一口,与中国企业相比,虽然他们在成本上不占很大优势,但精、专、高档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跨国公司的成功是大量失败数据的积累,这就是宝贵的经验值,积累的过程是不能逾越的。
为此,我国紧固件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问题,要在“专”上面下功夫。重点发展组合螺钉及组合件,不锈钢紧固件,自锁类紧固件,钛合金紧固件,汽车专用紧固件及各种表面处理、化学涂履紧固件,这也就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生产。
只有努力构建快速应变型的研发,制造体系,不断创新,在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制造质量方面始终保持领先,才能把“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争得自己的地位。
从现在做起,抓住时机。
|
<<返回 |
|
|